我的奶奶生于上世纪的民国初期,她是从离我爷爷家三四里远的石龙桥村嫁到夫家的。奶奶的包衣地石龙桥村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当地有一条小江,水流湍急,江水不够宽深,没有渡船,江上用古木架了一座简易木桥,木桥因为年久失修而几近危桥,两岸居民日常生活过江很不方便。但当地民风纯朴,人心善良,每遇老弱病残村民过桥,总有健壮村民相扶相帮。在一个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江水骤涨的早晨,村民突然发现木桥已不见踪影,而紧邻原来木桥的地方出现了一座二米见宽的石拱桥,石桥东向象龙头,西向象龙尾。村民奔走相告,有长老称这是上天感念当地百姓忠厚善良孝顺而赐的桥.因石桥象龙,故称石龙桥。长大后我多次经过石龙桥,发现小江依旧,古石桥尚存,但终不见龙头龙尾,故而对
传说将信将疑。不过,这里民风纯朴,百姓善良孝顺的美德却一直代代相传。我奶奶嫁入夫家后,勤纺织,孝公婆,敬妯娌,爱子孙的形象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奶奶缠过足,典型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为了平衡,双手甩得较开,到暮年时便经常拄着拐杖.但奶奶纺纱的水平确实很高,我多次见过奶奶纺棉纱.奶奶纺纱的机子是木做的,外型与毛主席他们在延安纺纱的纺纱车基本相似。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甚至现在,每当在影视片中看见延安的领导和群众为克服困难而纺棉纱的镜头时,我都会想起奶奶纺棉纱的情景。
那时物资较为稀缺,也少有水果.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堂兄放学回来后便到处摘?心剥了皮给奶奶吃.然后又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没读什么书,不会讲西游水浒聊斋之类的神仙绿林鬼怪故事,只给我们讲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得奶奶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日本鬼子的事。那时鬼子快投降了,但投降前偏偏被中央军追赶着经过我的家乡。鬼子逃窜时带了很多的东东,便抓我们老百姓做挑夫.这鬼子真坏,他们抓着三十岁的人就要那人挑三十斤重的东西,抓着七十岁的老人就要那人挑七十斤重的担子,挑不动就用皮带抽打.这该杀千刀的日本鬼子!奶奶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国民党军队的事.那是解放战争快结束时的事了.国民党军队被人民解放军追着也经过我的家乡.国军作风不整,还有很多不好的传闻,所以国军经过时,全院子成年妇女都躲到奶奶家的楼上,直到国军过完.国民党不得民心,无怪乎其败给共产党.
奶奶如今已去世三十多年,她早已长眠在咱们家的祖山之上.然而她的三个儿媳也已紧紧地团结在她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