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当渴望财富的心遇上“重金求子”
—祁东法院立案受理的一起诈骗案
作者:肖湘祁  发布时间:2011-01-29 10:06:01 打印 字号: | |
  2010年4月初,被告人段某、李某等几名同案人纠合在一起,意图利用“重金求子”广告骗取他人钱财。当陈某看到电线杆上“重金求子”广告后,便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接下来,在几名被告人事先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被害人陈某被骗取二十二万余元。2011年1月26日,祁东县人民检察院对“重金求子”案提起了公诉,祁东县人民法院已于2011年1月27日对该案进行了立案受理。

   纵观近几年的刑事案件,利用民众的贪欲诈取钱财的例子层出不穷。“重金求子”只是诸多案例之中的一种。很多情况下,被害人自身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过错。

  首先,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在没有建立正确金钱观的情况下,理性极易被击垮,潜意识里会不自觉地寻求哪怕可行性很低的“致富法”。其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达,天花乱坠的“小道消息” 纷乱杂陈,各种发财致富的“偏方”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对于普通民众,若不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健康积极的心态,不依靠理性的分析,难以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 “诱人”的广告进行真伪甑别。短期内迅速积累财富的不现实,欲望不能被理性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背景暴露了丰富的“犯罪资源”,为坑蒙拐骗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也为被害人上当提供了心理基础。正是因为深谙“潜在受害人”渴望财富、却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的心理,犯罪分子的意图迅速迎合了受害人的需求,悲剧也就接踵而至。

   当然,平心而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社会,渴望发财致富、能够在短期内积累大量财富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法制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沐浴着科学发展观,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冷静的心。财富的积累非一日之功,更重要的是,对财富的过分追求并不一定就能换取生活中的幸福。因金钱为非作歹、伤及无辜,因物欲贪念引来牢狱之灾、倾家荡产,实非明智之举。

无论如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智慧与勤劳致富,这是不会随时代变迁而被更改的真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广大民众应立足于社会基本道德,坚守朴素的致富观,不要幻想经过非正常渠道以获取意外之财。毕竟,天上掉馅饼是仅供娱乐的传说。
来源:祁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边前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祁东县富民路72号 邮编:421600 诉讼服务电话:0734-6368535 涉诉信访电话:0734-6368548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34-6368520 举报邮箱:qidongxst@qq.com qdxfys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