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艺作品
谁能留住大山深处的那缕炊烟
作者:谭天梯、谭振林  发布时间:2012-03-12 10:33:34 打印 字号: | |
  • 山西村中心地带
  • 进村的泥泞道路已因山体滑石而不能通车。
  • 摇摇欲坠的民房
  •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家
  • 76岁还在下地干活的刘云柏老人
  • 刘运得老人向走访干警诉说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进一步展开,中国的农村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我们的想象中,农村面貌应该是焕然一新:村落道路平坦通畅、村民房屋宽敞明亮、农户院内鸡鸭成群,农田庄稼欣欣向荣。

  然而,最近参加的下乡走访活动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农村:一栋栋摇摇欲坠的土砖房、一片片被荒草占据的田地、一个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完全没有新农村的生机和繁荣。这就是我们走访的村落——祁东县风石堰镇山西村。

  山西村原本有村民500多人,现在在家的不过38人,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平时靠自己种水稻和蔬菜来维持生活,根本没有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才200元。“我今年83岁了,现在和小儿子在家,小儿子今年45岁,还没有成家,他有肺病,现在还在吃药,精神也不正常,我自己身体不好,去年靠我种了一亩多田才能养活我和儿子”,村民刘运得老人向我们讲述着。一个80多岁的老人竟然还要下地种田来养活儿子,我简直不敢想象其中的心酸和苦楚。从村民口中我们得知,1998年特大洪灾给山西村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洪水几乎将这里洗劫一空,房屋倒塌,良田被毁,村民无家可归,无粮可吃。之前村里有农田110亩,洪水过后只剩下60亩,现在人均农田不过0.15亩,根本不能解决全体村民的温饱问题。被洪水冲过的田土中全是石块,不再适合播种水稻,杂草丛生,野猪伺机迅猛繁殖,成为山西村的又一大害。生产跟不上,教育、医疗等其他设施就更不用提了,整个村落里我们没有见到一个儿童,最年轻的人还得数刘运得老人45岁的小儿子。当天走访结束时,一丝淡淡的炊烟从远处屋顶飘出,伴着绵绵的细雨渐渐消散,使这个贫苦的山村更显弱小和萧条。

  我们几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老人们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甘愿留在大山当中艰苦生活。砍柴、垦地、种稻这些本应由年轻人来承担的体力活现在都只能由老人们自己来完成,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邻居间的闲聊,甚至没有小孩子的笑声,如此孤寂的日子该如何度过?我不确定十年或是二十年以后这里是否还会有炊烟升起,是否还有会人在这里生活。但我们相信只要为村民找到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就能吸引年轻人回村生产生活,这样这些孤寡老人就有了依靠与陪伴,村内的炊烟也能照常升起。
来源:祁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谭天梯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祁东县富民路72号 邮编:421600 诉讼服务电话:0734-6368535 涉诉信访电话:0734-6368548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34-6368520 举报邮箱:qidongxst@qq.com qdxfys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