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艺作品
小 赵
作者:肖湘祁、肖婷婷  发布时间:2015-06-17 08:29:08 打印 字号: | |
  那年,我也接触法律工作不久。当时,我上楼去找一个书记员核实庭审笔录,在楼梯转角处,看到了正在走廊里踱步的小伙子。他看起来30岁左右,可能因近视的缘故,一看到有人过来,便怔怔的看着,眼角边半眯出一条细纹。正值盛夏,他的额头和鼻子上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泛黄的衬衣也浸出了汗迹。离他不远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在墙边,正抹着眼泪。看着他极不自然的、焦虑的神情,我冲他微微点头,他先是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也回示了一个,眼角的“线”拉的更长了。

  后来才知道,小赵的爷爷因一起农村土地纠纷解决不合理,四处求助。老人家腿脚不便,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几年下来,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最终,小赵靠着仅有的一点知识,陪着爷爷,来到了法院。起初,对如何立案都很茫然,经过书记员的耐心解释后,才知道,竟还有“民告官”这样的行政官司。口述了案情,在立案庭工作人员的安慰和帮助下,立了案。然而,终究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较量”,从立案之日起,小赵心里便一直忐忑不安,而爷爷,每每提起这件事,便唉声叹气,泪水顺着皱纹流下。我遇到小赵的那天,正是爷爷的案件开庭,他陪着爷爷在审判庭外等待宣判结果。在审判长宣布支持爷爷的诉讼请求的那一刻,小赵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而爷爷,更是紧紧的握着书记员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久久不肯离开审判庭。

  正是这个官司,坚定了小赵将法律事务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决心。“我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武器,捍卫每一个民众的权利”。十多年前的小赵,在跟我聊天的时候透露了自己的想法。然而,阴差阳错,小赵却最终成为了一名医生。尽管如此,小赵毅然向法院申请,经人民代表大会任命,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从此之后,不管是风吹雨淋日晒,但凡有案件庭审,小赵都会准时出现在审判庭上,认真听着当事人的叙述或争辩,在合议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小赵的法律知识不尽完善,但是,他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民情风俗的分析,常常能在我们判断案情的时候,提供适时的提醒和新的思路。多年来,我们的裁判文书中,除了法律依据,也不乏民间智慧的彰显。

  让我记忆犹深的是一次离婚诉讼的合议过程。那是一个有着三岁小孩的母亲向法院提出的离婚诉讼。她与丈夫性格不合,整日争吵不休。丈夫在与她一番肢体冲突之后,一走了之。除了过年回来看看小孩,平时从不露面。合议时,审判长认为,双方尚年轻,感情还未完全破裂,倾向于不判决离婚。小赵却说:你看他们的小孩,因为家庭矛盾,几乎没有同龄人的活泼好动,而且,小孩看父亲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陌生和恐惧。女方个子较小,男方体型高大,说话声音一响亮,女方就吓得往后退,辩论的时候,男方一凶,女方眼眶就红了。可见,这样子的两个人,如果还维系婚姻,只会让小孩和女方生活在痛苦里,搞得不好,还有可能发生刑事犯罪。接下来,老赵又讲述了一个最近发生在他们村子里的,因夫妻感情不合引发的“命案”。表决时,另外一个陪审员也支持了小赵的观点,最终,少数服从多数,审判长宣判,判决准许离婚。

  作为庭审过程中的“第三只眼睛”,如今的老赵已经50多岁了,对案件庭审,却依旧保持当年“小赵”的热情。在法院大厅里,时常看到他向法官们讨教最新的法律规定,对最近发生的案件,发表自己独特的“民间观点”。作为医生,也常常对我们说:不讲诚信的人属于重症病人,给他们开“处方”,就要让药效强劲一些。尽管从法律上看,不尽“专业”,但是,也往往从非专业角度,带给我们法律中所没有的、却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弥补了审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局限。

  昨日,闲暇之时,与老赵调侃:老赵啊,连任了这么多年的陪审员,有什么心得呀?老赵一捋斑白的头发,微微前倾略微发福的身体,眼角露出了犹如当年初见他时的细纹:我呀,这辈子都想做个法官,为人民伸张正义。不过,法官也同医生一样,只不过,医生是医治人的病,法官是整治社会的病,如今,这两个行业我都涉足了,不遗余力,无怨无悔啦!

  瞬时,整个办公室都充满了老赵爽朗的笑声。
来源:祁东法院
责任编辑:谭丽斌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祁东县富民路72号 邮编:421600 诉讼服务电话:0734-6368535 涉诉信访电话:0734-6368548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34-6368520 举报邮箱:qidongxst@qq.com qdxfys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