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中等身材,一张笑脸,一身正气。现任县法院执行裁判庭庭长的周虹,从他十三年前接到第一笔的金融借款案到今年首次提请担保物权处置,其办案利落、公正严明的作风得到交往的信用社员工的交口称赞。
敬业执法,不怕风雪路途
2002年,供职于县法院经济庭的周虹,接到一条特殊的使命—前往祁阳县潘市镇多喜塘村送达开庭通知书。适逢滴水成冰的三九寒天,北风呼啸,车行至半途时,路面严重结冰,继续行车危险系数倍增。见此情景,同行的信用社一名老同志建议“安全为上,等天气放晴,再来不迟。”周虹微微皱了眉头,下了车仔仔细细绑好了防滑链,对其他同行人员劝慰道:“你们这个金融借款案也挺紧急的,再说,我们下次过来,指不定当事人还会不会在家。这样,我们慢慢开,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平常2个小时的路程,周虹一行人足足花费4个小时,终于把通知平安送达两当事人手里,确保了案件的如期开庭。
奔波走访,何惧险山恶水
转至归阳法庭担任庭长的周虹,因为严格执法、秉公办案作风得到不少乡邻的称颂。基于此,属地信用社向该庭递交了一宗借款合同纠纷申请执行书,而被执行人当时正居住滇黔边陲某高山村落。由于当地交通闭塞,经济和文化水平落后,尤其是卫生状况极其糟糕,禽畜粪便在路上随处可见,且时值炎炎夏日,全村更是弥漫着一股恶臭。当大部分同志听闻纷纷推辞时,周虹主动请缨,将这个艰巨的任务给挑了下来。在村落的四五天时间里,他把一瓶风油精一直放在上衣口袋,随时让自己保持清醒。等被执行人终于把欠款递上来的时候,这位原本强健的汉子不知不觉已消瘦了4斤。
责任在肩,哪顾风餐露宿
2012年,为强力推进改革进程,县信用联社采取司法清收方式对一批“赖账户”、“失信户”提请诉讼。其中城关信用社的诉讼贷款被移送在执行局,而当时周虹正好调至该局。按照常理,全部送达法律文书往往需要一个星期左右,而正值攻坚期,时间紧、任务重,不容有丝毫怠慢。为不贻时间、不误进度,周虹每天清早出发前,都事先备好矿泉水和两筒饼干,作为一天的口粮。而中午烈日炎炎似火烧,在村民都在风扇前享受清凉的同时,周虹却汗流浃背地开车在乡间小道上飞奔。结果仅用三天时间,就将法律文书全部送达到了执行对象的手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不论职务怎样升迁,这位46岁的法官徐徐向我们走来,他嘴上书写着是恪守信用的承诺,他身后闪耀的是不依不偏的法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