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堪称人类最崇高、最纯洁、最美丽的一种情感。如果谁想用平凡的语言来定义或描绘爱情,那注定是徒劳的,因为,爱情实在是太伟大,也太丰富了!
人类是宇宙中这颗美丽蓝色星球的守护者,也是最具智慧和创造力的生物。只有人类才具有爱情这样一种崇高的情感。
在人类的文学作品中,爱情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流传千古的爱情悲剧,打动了无数人们的心灵,也让无数人为了自由的爱情而奋起抗争。当代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那种凄美的爱情故事,在今天金钱滚滚的俗世中,却赢得了多少观众泪飞倾盆的感动呢?这又一次以铁的事实证明了,爱情仍然是人类最崇高、最纯洁、最美丽的一种情感。
试想,如果没有爱情这种美好情感来滋润,作为在宇宙中难寻知音的人类,就将坠入精神和情感的荒漠,那将会是多么孤独、凄凉和痛苦呢?
于是,我可以说,人类需要爱情,就象人类需要空气和阳光一样!
那么,什么是爱情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无数次地追问过这个难题。但是,无论是谁,也无法完满地解答这一难题。这是亘古不变的人类之难,可能要靠世世代代的人类,以自己亲历的爱情才能具体解答,抽象的回答只可能是苍白无力的。
思索良久,我也无法回答这一难题。
我只能勉为其难地说,爱情,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包容、奉献、依恋、爱慕……的情感。当然,这说了也等于白说。但爱情确实是人类独具的一种最高级别的情感。试问,动物会有爱情吗?回答是否定的。动物只懂交配,而情感丰富的人类则随时随地可以产生爱情。
有了爱情,人类才真正脱离动物的行列,成为真正的人类,也才有了真正的婚姻和家庭,从而正式进入人类的文明进化历史。
但是,就以中国数千载的历史来看,其实婚姻和家庭的建立,却往往是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在中国的漫长的封建时代,往往是以门第等级和金钱作为婚姻和家庭建立的首要条件,爱情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在中国数千载的婚姻和家庭的历史中,家长包办式封建主义的婚姻和家庭,埋藏了无数代人的血和泪。在封建主义的黑暗深渊里,爱情只可能遭受死亡的命运。在中国人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爱情”这个词。
确实,“爱情”这个词来自西方。但西方同样经历过爱情的黑暗时期,所以,恩格斯也曾经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些说来话长,我就不说了。
我只说我们应当怎么样对待爱情。
我们现在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并建立家庭,应当说是应该以爱情为基础的道德的婚姻了,但事实并不尽然。我们知道,大多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婚姻、家庭观都是适应于时代的,都是社会观念的产物。于是,在当今社会,纯粹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难以存在的,我们大多数人的婚姻也就必定渗杂了金钱、地位以及其他的条件。
无用讳言,当代年轻人是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一代。于是,在恋爱和婚姻中相对地比较重视物质一些,也是势所必然。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还是一定要相信爱情。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理的。那么我们的爱情去追求什么呢?难道只去追求金钱、地位吗?只去关注外部的条件吗?这样我们却恰恰抛弃了爱情应当关注的最本质的东西!
爱情最应当关注的是人,是一个人的人品!金钱、地位乃至外貌,这些外部附加的条件是会改变的,而且是必然会改变的,而人品、素养乃至性格,却会象金子一样永放光芒。真正的爱情应当追求这些最本质的东西!
现在有这样的谬论:情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电动车上笑。我为此感到可悲。如果精神上贫困到如此地步,物质的富有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的炫耀而已。或许在今天,你成了金钱、地位的宠物,但世事的变迁中,你也可能转眼间遭受抛弃。你倒不如与人品好的人志同道合地共同奋斗,或许会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和一个胜利的明天。
尽管你们有可能并不能取得大的成功,却能够在携手并肩前行中,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渡艰难,以恒久的爱情滋润彼此的心灵,充实地走完生命的旅程。
其实,爱情并不抽象。爱情在婚姻和家庭中,就象我们日常要喝的水一样平淡无奇,但又是必需的。爱情犹如生命之源的水,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婚姻和家庭。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家庭,要想经历数十年的风雨是不可想象的。爱情可以具体到无微不至,可以说夫妻在婚姻和家庭的日常相处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爱情。
因此,爱情并不总如婚前那样的豪言壮语和甜言蜜语,而更多是在婚后长达数十年间的包容、奉献、依恋、爱慕……的情感。
面对既美丽又扑实的爱情常青树,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赞颂爱情的诗歌都显得苍白。
在这浮躁的滚滚红尘之中,我赞美纯真的爱情!我赞美愈久远而愈弥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