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难是困扰法院审判工作的一个难题,它影响了法院办案的进度和效率,影响了简易程序的适用率和调解率。为努力解决送达难,提高办案效率,顺利开展后续审判执行工作,针对基层法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法治宣传,做好送达解释工作
在日常法治宣传活动和审判工作中,加大对法律文书送达的解释工作,向群众讲解法院送达文书是诉讼必经程序,是法院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一环。当事人避而不见、拒绝签收等消极应对行为并不能影响对方主张权利,亦无法影响到法院审判工作的最终进程。当事人应当积极参与诉讼,才能针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进行反驳,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不厌其烦地做好送达解释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群众法律素养,不再故意躲避法律文书送达,主动接受和签收法律文书。
二、发动当地群众力量,协助法院送达
法院平时可以多与当地村委会、居委会或者在当地有声望的人建立联系,在下乡送达时邀请他们协助,充分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运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作用,协助人民法院督促受送达人签收法律文书。
三、打破常规工作制,灵活安排送达时间
下乡送达时,驱车到当事人家中常常吃了闭门羹,主要原因是法院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刚好也是当事人外出工作的时间。因此可以尽量利用早晨、中午、晚上的时间送达,此时当事人已回到家中,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灵活安排送达时间,虽然会牺牲法院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但实际上也节约了寻找或等待当事人的时间。
四、从人力、物力上完善法院送达机制
法院要充分重视送达工作,完善送达机制,解决送达难题。人力上,法院要精选一些业务素质高,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人员来参与送达工作;物力上,要尽量从物质装备上、经费上予以倾斜,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警用车辆、照相机、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工具,以确保高效、快速、规范的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