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慈善组织后,在投资项目的高额收益诱惑下,托他人购买投资产品,不久后投入的资金无法转出,故而闹上法庭。近日,祁东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2022年3月份,被告李某了解到一个帮扶贫困学生的公益慈善组织,名为“同心社区”,其认为很有意义便加入。李某参加助学活动后,被推荐加入同心社区群聊、下载“汇能共享”APP,该APP内有很多名目为“水电站”“医疗器械”等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投资期限短则几天长则几年,承诺高额收益率,并且按会员等级实行层级奖励。李某投资几次尝到甜头后向多人介绍宣传,原告刘某经其劝说也加入了“同心社区”,并在10月、11月份共取现17万余元,由被告李某在“汇能共享”APP为其购买投资产品。11月底,原告要求被告出具了一份借款协议,要求被告偿还借款18万余元。同年12月8日,“汇能共享”APP关闭,所投入资金无法转出。今年三四月份,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发布风险预警和通告,同心社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原告刘某因投资“汇能共享”APP的资金无法收回,遂以借款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李某偿还借款18万余元。
法院审理查明后认为,原、被告之间并无民间借贷真实合意,原、被告均是“同心社区”APP投资项目的参与者,也都是网络传销受害者,而“同心社区”“汇能共享”APP投资涉嫌传销,该案不属经济纠纷而有经济犯罪嫌疑,故法院依法裁定驳回起诉,现该裁定已生效。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发达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很多风险,尤其近些年的网络投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受害人数遍及全国各个地区,辐射范围之广远非从前能比。只有大家牢记“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不受高息蛊惑,才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